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

考点1 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

1.影响血压的因素

  • 每搏输出量: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

  • 心率:主要影响舒张压

  • 外周阻力: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

  •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:随着年龄的增长,收缩压升高,舒张压降低,脉压降低。

  •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: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容量扩大,血压便会下降。

2.血压的生理变化

  • 年龄:随着年龄增长,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

  • 性别:女性在更年期前,血压低于男性;

  • 昼夜:双峰(上午6-10时、下午4-8时);双谷(凌晨2-3时最低、晚上8时后缓慢下降)

  • 环境:寒冷环境,血压升高;高温环境,血压下降。

  • 体型:高大、肥胖者血压较高

  • 体位:站位>坐位>卧位

  • 身体部位:右上肢>左上肢(10——20mmHg);下肢>上肢(20——40mH)

  • 运动:运动可使血压上升

考点2 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

  • 高血压: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18 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≥140mnHg和(或)舒张压≥90mmHg。95%患者的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,约5%患者血压升高是其某种疾病的-种临床表现,称为继发性高血压。 (若收缩压、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,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)

  • 低血压:指血压低于90/60mmHg,常见于大量失血、休克、急性心力衰竭。

  • 脉压异常:

①脉压增大:常见于主动脉硬化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、动静脉瘘、甲亢 ②脉压减小:常见于心包积液、缩窄性心包炎、末梢循环衰竭

考点3 血压的测量

1.测量方法

  • 手臂位置(肱动脉)与心脏呈同一平。坐位平第四肋:仰卧位平腋中线。。

  • 袖带平整置于上臂中部,下缘距肘窝2——3cm,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。

  •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——30mlHg,避免听诊器胸件塞在袖带下。

  • 缓慢放气,速度以水银柱下降4mmHg/秒为宜。

2.影响测量的因素

  • 偏高

①袖带太窄,须加大力量才能阻断动脉血流,测得数值偏高;

②袖带太松,有效面积变窄,数值偏高;

③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,测得血压值偏高;

④视线低于水银柱弯月面,读数偏高;

⑤放气太慢,使静脉充血,舒张压值偏高;

  • 偏低

①袖带太宽,大段血管受阻,数值偏低;

②袖带太紧,未注气已受压,数值偏低;

③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,测得血压值偏低;

④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,读数偏低;

3.注意事项

  • 定期检测、校对血压计

  • 对需持续观察血压者,应做到“四定”,即定时间、定部位、定体位、定血压计

  •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,应重测。重测时,待水银柱降至0点,稍等片刻再测量。

  • 注意测压装置、测量值、受检者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。

  • 对血压测量的要求;应相隔1-2分钟重复测量,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。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处5mnhg以上,应再次测量,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。首诊时要测量两上臂血压,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