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

考点1 青霉素

1)青霉素试验液的配制:通常以每ml含青霉素200 "soo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,注入剂量为0.1ml,含青霉素20^ 50U。下面以青霉素钠80万U配制成每ml含青霉素40U的皮试液为例。

2)试验方法:确定病人无青霉素过敏史,于病人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.1ml (含青霉素20~ 50U),注射后观察20分钟,20分钟后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。

3)青霉素试验结果的判断:

阴性:大小无改变,周围无红肿,无红晕,无自觉症状,无不适表现

阳性:性皮丘隆起增大,出现红晕,直径大于lcm,周團有可有头晕、心慌、恶心,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伪足伴局部痒感

4)青霉素皮试的注意事项:

①青霉素过敏试验 前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、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。

凡初次用药、 停药3天后再用,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,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。

皮肤试验液必须现配现用,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。

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,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,倾听病人主诉,并备好肾上腺素注射液与注射器,做好急救准备工作。

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,并在体温单、病历、医嘱单、床头卡醒目注明,同时将结果告知病人及其家属

⑥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,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o. 1ml,以作对照,确认青霉索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。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。

5)青霉素试验阳性的临床表现

呼吸道阻塞症状: 由于喉头水肿、支气管痉挛、肺水肿引起,可表现为胸闷、气促、哮喘与呼吸困难,伴濒死感

循环衰竭症状: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,可表现为面色苍白,出冷汗、发绀,脉搏细弱,血压下降

中枢神经系统症状:因脑组织缺氧,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,意识丧失,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。

其他过敏反应表现:可有荨麻疹,恶心、呕吐、腹痛与腹泻等。

6)青霉素试验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:

立即停药,协助病人平卧,报告医生,就地抢救。

立即皮下注射0. 1%盐酸肾上腺素1ml,小儿剂量酌减。症状如不缓解,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.5ml,直至脱离危险期。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,具有收缩血管、增加外周阻力、提升血压、兴奋心肌、增加心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。

给予氧气吸入,改善缺氧症状。呼吸受抑制时,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,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、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,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。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,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。

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~10mg或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~400mg加入5% ~ 10%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;应用抗组胺类药物,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~ 50mg 或苯海拉明40mg。

静脉滴注10%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。如血压仍不回升,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

若发生呼吸心搏骤停,立即进行复苏抢救。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,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。D密切观察病情,记录病人生命体征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;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,为进一 步处置提供依据

考点2 链霉素

1)试验方法:取上述皮试药液0.1ml(含链霉素250U)作皮内注射,注射后观察20分钟,20分钟后判断皮试结果,其结果判断标准与青霉素相同

2)链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

链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。轻者表现为发热、皮疹、荨麻疹,重者可 致过敏性休克。旦发生过敏性休克,其救治措施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基本相同。链霉素的毒性反应比过敏反应更常见、更严重、可出现全身麻木、抽搐、肌肉无力、眩晕、耳鸣、耳聋等症状。病人若有抽搐,可用10%葡萄糖酸钙或5%氯化钙,静脉缓慢推注,小儿酌情减量;病人若有肌肉无力、呼吸困难,宜用新斯的明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。

考点3 破伤风

1)TAT皮试液配制:用1ml 注射器吸取TAT药液(1500U/ml)0. 1ml,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, (1ml 内含TAT 150U),即可供皮试使用。

2)皮内试验方法:取上述皮试液0.1ml (内含TAT15U)作皮内注射,20分钟后判断皮试结果。

3)皮试结果判断标准:

  • 阴性:局部无红肿、全身无异常反应。

  • 阳性:皮丘红肿,硬结直径大于1. 5cm,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, 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,全身过敏性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类似,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。

  •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,可把所需剂量一次肌内注射。如结果为阳性,需采用脱敏注射法。

4)TAT脱敏注射法: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。脱敏的基本原理是:理是: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,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;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, 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。但这种脱敏只是暂时的,经过一-定时间后, IgE 再产生而重建致敏状态。故日后如再用TAT,还需重做皮内试验。

按上表,每隔20分钟肌内注射TAT一次,直至完成总剂量注射( TAT 1500U )。在脱敏注射过程中,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。如发现病人有面容苍白、发绀、荨麻疹及头晕、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,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。如过敏反应轻微,可待症状消退后,酌情将剂量减少、注射次数增加,在密切观察病人情况下,使脱敏注射顺利完成。

考点4 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

①过敏试验方法:皮内注射0. 25%普鲁卡因溶液0.1ml, 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并记录。②果的判断和过敏反应的处理 同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。

考点5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

①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、药物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。

②凡初次用药、停药3天后再用,以及更换批号时,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。

③皮肤试验液必须临用时配制,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。

④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,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,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,倾听病人的主诉,做好急救准备工作。(5)皮肤试验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,应及时报告医生,同时在体温单、病历、医嘱单、床头卡和注射本.上加以注明,并将结果告知病人及其家属。

有关皮试的评估、准备、结果的判断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,参见青霉素皮内试验有关内容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